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素材简短

断舍离女孩火上央视,88的房子只有6件家具,每月仅花300元某地的一位90后年轻女子乔,以她拥有惊人的高薪资和节俭生方式成为了广大人们津津道的话题。她每月只花费300元,而她的收入却是其他人的几倍,在石家庄这个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她这个奇怪的生活方式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子,拥有了财富却选择了简约的生活。

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

随着乔桑的故事在央视的报道中持续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乔桑的生活方式感到好奇和兴趣。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讨论这个话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乔桑的生活方式也引来了一些争议和质疑。有些人认为,作为一个有着高薪资的职业人士,乔桑选择过于节俭,甚至有些过于吝啬。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收入如此丰厚的人会过着如此朴素的生活,认为这与她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不相称。

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1、勤俭节约的名人。

1)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2、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周恩来总理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生活故事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不要那么讲究,穿得旧一点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我要中国料子”进北京后,周总理第一次做衣服,选中了“红都”服装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闻名全国的高级服装店。”周总理笑容满面:“我就是慕名而来的。

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

”这次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蓝卡其布夹衣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这几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终光滑整洁、挺挺括括。衣服穿了10年仍然挺挺括括,其中当然有奥妙。周总理有两只袖套,办公时必定套在胳膊上,这样就保护臂肘不会磨损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天长日久仍不免磨损磨破,于是,便送去“红都”请裁缝织补,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3、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拓展资料《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记叙文,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语文教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