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概括 空城计简要概括(50字左右)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总结。1.空城计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因误用马谡而失去战略街亭,魏乘势率军15万大军直捣诸葛亮所在的西市,“空城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总结三国演义,三国六百年间,因误用马谡而失去战略街亭,魏乘势率兵十五万,直捣诸葛亮所在的西市。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1、《空城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为在战争中不慎失误,被发配到一个兵少的城市。魏国大将司马懿听说了这件事,立刻一窝蜂的带着十五万大军。当时诸葛亮率领的5000士兵有一半出城了,身边只剩下2500人左右。形势对诸葛亮来说非常危急。当侦兵报出十五万大军的时候,大家都很害怕,但是诸葛亮一点也不担心。大家开始收拾行李,试图劝诸葛亮离开,但诸葛亮面不改色地走上城楼,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歌。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扩大信息空城计划的策略:当那些力量空虚,因为意外的压力而被迫走投无路的人,目的就是想办法蒙混过关或者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这个计划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且很多主动权和机会还在对方手里,所以在绝对必要的时候不宜使用空城计划。同时,这个方案也不要反复反复使用。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2、急求《空城计》的故事梗概,200字左右的

三国时期,魏平西的统帅司马懿在舒威之战中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在责怪自己用人不当,是因为马谡的粗心。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可惜诸葛亮已经出兵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里只有一些年老体弱的士兵。危机期间,诸葛亮坐在城头喝酒弹琴,看上去很悠闲。司马懿兵临城下,只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将在扫地。听诸葛亮弹琴,从容不乱。他很困惑,不敢冲进城里。他后退了20英里进行观察。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3、概括《三国演义》空城计600

三国时期,名将因误用马谡而失去战略街亭,魏乘势率领十五万大军直捣诸葛亮所在的西市。当时诸葛氏身边没有将军,只有一群文官,他的五千大军有一半已经去运粮运草了,城内只剩下两千五百士兵。听说司马懿带兵来了,大家都惊呆了。诸葛亮登上城楼观看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可以教司马懿退一点小招。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他还教士兵打开四个城门,并派20名士兵在每个城门上方装扮成普通人,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戴上鹤,披上高高的黑丝巾,领着两个小书童,拿着一架钢琴,在城内敌楼前的栏杆上坐下,点上香,然后慢慢弹琴。司马懿先头部队到了城下,见此势头,不敢轻易入城,急忙回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于是拦住三军,飞身前去观看。

用一句话概括空城计

4、空城计简要概括(50字左右

三国演义三国时期,魏派司马懿攻打蜀中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司马懿领兵攻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却沉着冷静,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歌。司马懿怀疑有埋伏,领兵败退。当得知西城已是空城,回去再战时,赵云火速赶回救应,终于打败了司马懿。司马懿率领大军攻打诸葛亮。当时诸葛亮无法对抗司马懿,但是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多疑的特点,在空城弹琴。

5、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空城计故事概括

1、空城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因误用马谡而失去战略街亭,魏乘势将司马懿引到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将军,只有一群文臣武将,诸葛亮率领的五千大军有一半去运送粮草,城内只剩下两千五百士兵。听说司马懿带兵来了,大家都惊呆了。2.诸葛亮登上城楼观看后,对众人说:“不要惊慌。我可以教司马懿退一点小招。

他还要求士兵打开四个大门,并在每个大门上方派20名士兵装扮成普通人,洒水扫街。3.诸葛亮自己戴上鹤,披上高高的黑丝巾,领着两个小书童,拿着一架钢琴,在城内敌楼前的栏杆上坐下,点上香,然后慢慢弹琴。司马懿先头部队到了城下,见此势头,不敢轻易入城,急忙回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于是拦住三军,飞身前去观看。

6、空城计概括

为了实现刘备的夙愿,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由于马谡的误用,失去了战略街亭,魏乘司马懿之机,率15万大军攻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将军,只有一群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下令藏旗开城门,每个城门上方派20名士兵装扮成普通人,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领着两个少年书童,带了一架琴,去城里谈笑风生。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会有埋伏,我就撤退。为了实现刘备的夙愿,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由于马谡的误用,失去了战略街亭,魏乘势率军十五万,直捣诸葛亮所在的西市。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将军,只有一群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下令藏旗开城门,每个城门上方派20名士兵装扮成普通人,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领着两个少年书童,带了一架琴,去城里谈笑风生。

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