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经典语录

四十二章经佛教经典,共一卷。一般认为此经典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记载: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所撰录阙此经,并于其补充说明中提及明帝遣使者赴西域求法,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关于此经的成立。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例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

1、四十二章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度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

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

2、佛家所有经典语录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曾经接触过这样一句话“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间,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人是这样的,心里会老有一种所谓“心魔”的东西困扰着我们,就像我,有时候老担心自己会做出很不寻常的坏事来,那些太冲动做出傻事的人,估计就是在那一念的把握不当吧。今天看了些佛学的东西,才发现那些哲理的东西能使人的心灵静下来,或许是心血来潮,就收集了一些经典的放到这里来。

3、《四十二章经》是什么经?

佛经《四十二章经》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伊存授卢景佛经之后六十八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出现,名为《四十二章经》,是中印度人竺法兰所译。他在永平初和另一高僧迦叶摩腾相偕来中国。迦叶摩腾自然也参加了这项翻译工作。经凡四十二章,故以之为名。《四十二章经》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鹿鼎记》里四十二章经表面看是佛经,其实里面另有夹层,夹层内容,也就是一部地图,只有凑齐八部,才能得到完整的地图,地图内容是清朝的龙脉,也就是清朝人入关前藏宝的所在地。

通,就是这一个“经”字,这是一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它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这经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